第87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2 / 3)

是各种客气。蒋文渊也托请他,务必把这青州的百姓放在心上。

新县令无有不应!在青州候的地盘上搞事,那就是找死!

五月二十一日,一早。

蒋文渊夫妻带着儿子蒋禹川并蒋头老头和老胡氏夫妻,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

至于蒋文康和蒋文喜两兄弟都因为有官职在身,不便随意离开,因而没有一并跟着出行。

车队刚驶到村口,便到周围站满了前来送行的村民。大家纷纷追着马车,有人喊:“侯爷,路上慢走,一路平安。”

也有的年长的老人喊:“三娃儿,有空了记得回来。”更多的村民们,则是提着篮子往马车里塞各种吃的,煮鸡蛋、糕饼、蒸熟的腊肉香肠等等。

那一瞬间,蒋文渊眼泪都下来了,不停的冲村民们打拱作揖。

车队走到去秀水弯的三岔路口时。

他岳父陆老先生带着全家和整个学堂的学子都来给他送行。

蒋家人赶忙下马车,同他们一一见礼。

陆母摸着女儿脸,含着泪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到了京城后也要好好过日子。遇到事儿多跟女婿商量着来,少使些性子。”

陆氏流着泪点头:“嗯,娘我记下了。”

停了一会,跟大家告了别,马车再次上路,学子们纷纷冲着马车挥手:“师兄师姐们再见!一路顺风。”

本以为这样就完了,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

马车出了村道上了官道,沿途路过的地方都站满了人。

百姓们纷纷同他们挥手致意,大喊“蒋大人一路顺风”还有更多人喊“蒋大人,我们舍不得你。”也有人喊:“蒋大人,你留下来吧!”

到了县城门口,新任县令和县里所有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来了,还有全城的百姓。

他们都是自发而来,捧着一把万民伞。

蒋文渊双手接过万民伞,冲大家深深的作了一揖:“文渊何德何能,得各位父老乡亲戴。文渊此去山长水远,还望诸位父老乡亲勿自珍重。”

一位上了年纪的婆婆道:“蒋大人,能不走吗?我们舍不得您。

您在青州三年,让我们吃饱了饭,挺直了腰杆做人……”婆婆还没完,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管百姓们再怎么不舍,蒋文渊还是得走了。

百姓们跟着车队一直送出北城门外五里亭,着渐渐远去的车队,百姓们跪到一片:“山高水长,愿大人一路平安,保重啊!”

蒋文渊坐在马车里,听着身后百姓们深情的呼喊,双手捂着脸,眼泪顺着下巴落到衣襟里。

陆氏流着泪,将丈夫的头搂进怀里,轻拍着他的背,作无言的安慰。

他只不过做了一个县令该做的事儿,何德何能,能得父老乡亲们如此厚。

直到车队走出十多里,蒋文渊方才平复了心情,哑着嗓子有些不好意道:“让你们笑话了。”

蒋老头乐呵呵道:“我儿子受人戴,我老头子从心底为你高兴。你把百姓们放在心上,处处为他们着想,百姓们自然也会把你放在心里。

咱们这些泥腿子,从不关心谁当皇帝,我们只关心谁能让我们吃饱饭,不饿肚子。”

真真的肺腑之言。

一路顺风顺水的走了二十多天,终于赶在六月十五这天傍晚进了京。京城的南城门口。

蒋禹清接到消息后,已经带着人在这里等了一天了。

这会远远的着一队马车风尘仆仆的往这边驶来。这家的马车没有徽记,她却是认得打头的那位车夫,正是她家的。

团子顿时欢喜的跳起来,拉着邱神医道:“师父,是咱们家的马车,是我爹爹和娘亲来了。他们来了!”

邱神医乐呵呵的摸了摸徒儿的脑袋瓜儿。这么的年纪,便让她同父母分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