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西瓜熟了(2 / 3)

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保证品质。

怕让人或是牲畜霍霍了,蒋禹清还特别嘱咐他爷爷每天派人过来瓜田守着,顺便拨拨草什么的。

至于红薯育苗田那边,扦苗已经在四月底的时候,就下发到了百姓手中。

如今已全部成活,并且长势良好。

种植户们把这仅有的一亩红薯田当成了眼睛珠子,甚至自发组成了巡逻队,每天三班倒,一天十二个时辰护着。

就怕错个眼就人给偷了或是叫不长眼的畜生给霍霍了。

至于那二十位羽林卫,结束使命后原本是要回京复命的。

蒋文渊上了折子到京中,硬把他们给留下,调到大庄子那边去守稻子了。

如今,大庄子种的水稻长势极好。

长工们,他们从未见过长势如此好的稻子,苗子又粗又壮,爆芽又多,着就让人稀罕。

蒋禹清也去过两次,嘱咐他爹务必密切关注着,若有生虫的迹象,马上告诉她,她可想办法防治。

日子按部就班的过着。

邱神医不时的就会带着蒋禹清上山采药。老头儿,放着满山的好草药不采,那是暴殄天物。

渐渐地,西津渡的村民们也知道了。

蒋禹清竟然拜了一位老神医当师傅学医,而且这位老神医就住在蒋家。

于是乎,本着求近不求远的道理,家里不时就有人找上门求医。

来的人多了,难免不方便。

蒋老头大手一挥,干脆把一进院,靠近大门的两间厢房打通,做了个诊室和药房。

邱神医给村民们病的时候,就让团子在旁边着。

甚至让她亲自上手把脉,分晰脉象病因,再开出合适的方子。

邱神医再根据徒弟的方子,一一指出她辨证中的不对,君臣佐药的不足。

她本就是有前世的基础,再有邱神医这般手把手的教,两相一融会贯通,当真是进步神速。

喜得邱神医时常在背后跟她爹娘夸她是个奇材。真恨不能当场给祖师爷磕几个响头才好。

总之,扁鹊谷不仅后继有人,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邱神医是那种得了宝贝自己藏起来的人吗?

当然不!

他还写信给他的徒子徒孙,甚至整个扁鹊谷的门人们得瑟。

到处他新收的宝贝徒弟有多聪明,多可,于医之一道上有多么奇才。

当然这事儿蒋禹清是半点不知情的。

以致于很久之后,蒋禹清在外行走时,莫名其妙的受了到来自多方医者的挑战,虽从未有败绩,但也足教她头秃。

再后来她知道这些麻烦,都是她那个得瑟的师傅给她招来的时候,气得她恨不能立即跑回家把老头儿绑起来打一顿。

六月中的时候,蒋禹清巡田回来,西瓜还有两三天就可以陆续收获了。蒋家的大人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

六月十八这天,蒋家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包括邱神医和几位农官。

再加上丫鬟婆子厮在内几十号人,拿了萝筐、稻草和请人专门用稻草编成了网套赶着几辆马车和骡车,浩浩荡荡的开去了瓜田。

二十多亩瓜田,打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滚满了圆溜溜的大西瓜,十分震撼,丰收的喜悦萦绕在每个蒋家人的心头。

蒋禹清率先下田,曲指在西瓜间敲了敲,最后选了个完全成熟的,示意他爹摘下来。

蒋文渊掂了掂手里的西瓜,好家伙少得十七八斤重,真是个大家伙。抱到田埂上,拿刀切开,绿皮红瓤,一股清甜的味道直窜鼻尖,引得人直流口水。

蒋文渊麻溜的将西瓜分成数块,一人分了一块。吃进嘴里,瞬间便满足了。当真是又沙又甜,汗水丰沛。刚刚升起的暑意,也瞬间消弥无形。

这么多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