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知识改变命运(2 / 3)

读是好事。要放在我从前那个世界,哥哥们早就进学校了。

“哈哈哈,来,我家乖宝也觉得爷爷做的对呢!

这就么定了。

明天一早,老大你带着孩子们把七也一块带上,去亲家那问问。

若是可以,都送去学堂吧!”胡老头的亲家就是陆氏的亲爹,陆老秀才。

陆老秀才年轻时颇有才学,奈何时运不济,自少年中了秀才,每每想要下场考举人,都是事故频出。

第一次考前死了祖父,按规矩得守孝三年。刚出了孝期,祖母又去了,再次守孝三年。

好容易出了孝,第三次考试时,在路上淋了雨,得了严重的风寒,差点没熬过去,更别提什么考试了。

从那次后,陆秀才就彻底歇了参考的心思,转而回老家秀水湾开了一间学堂,专心教学,倒也教出了好几个秀才。

蒋文渊就是其中一个。

不仅如此,陆老秀才见这后生相貌才学人品俱佳,后来还把掌上明珠许配给了他,这便是陆氏。

蒋文渊中秀才后去了县学读。

蒋家又把子侄辈的老大蒋禹江、老三蒋禹湖送了过去,都是自家人,怎么着也能多照顾几分。

次日,蒋文康果然领着一溜儿子侄去了陆外公所在的秀水湾,包括见就头疼、心不甘情不愿的二蒋禹河。

秀水湾与西津渡离的不远。沿青江往上约摸四五里,转湾的地方就是。

因为河边长满了不知多少年的粗壮大柳树,其中最大一棵,需得五六个成年人才抱的过来,一年四秀风光秀美,故名曰“秀水湾”。

陆外公的私塾就座落在秀水湾西边的缓坡上,是一座两进的青砖大院子。

学堂目前共有五十多名学子,都是周边各个村落的。共分为甲已丙三个班。

丙班是没有任何基础的蒙童,乙班是有一定基础的。

甲班人数最少,都是读了几年准备来年下场考童生试的。如今蒋禹江在甲班,蒋禹湖在乙班。

陆老秀才听蒋老头只不过是卖药材挣了些银子,便想把包括自己的亲外孙在内的其余五个孩子都送进学堂,心中十分佩服。

他的这位亲家虽大字不识一个,却是个难得明事理,有远见的人。

一个家庭有这样的人当家掌舵,不愁子孙不贤,家族不兴。

也正因为如此,当年他仔细打听过蒋家的事情后,才放心的把女儿嫁到他家。如今来,他的选择是没错的。

陆老秀才在考校了孩子们一番后,四蒋禹海、五蒋禹铭和七蒋禹川分到乙班;二蒋禹河、六蒋禹山则是丙班。

别蒋禹川才只有五岁多点,却是蒋家这一辈的男孩子中最聪明的。

这孩子大概是随了他爹,于读上颇有天赋。

的年纪,便能将三百千背得滚瓜烂熟,已经开始读经史了,妥妥的一枚学霸。

除了他本身的天赋外,也同陆氏平日里的教导分不开。

至于蒋禹河和蒋禹山就差了些,别背,《三字经》前十句都还读的嗑嗑吧吧的。

当然这也没什么,左右蒋家人送他们来读,也不指望每个孙子都能考秀才当举人中进士。

只盼着他们能多识几个字,将来走出去,不至于当个睁眼瞎。

蒋家采到灵芝发了大财,并将七个孙子全送进学堂的事情传开后,引得周围一片哗然。

村民们赞赏的有,羡慕的有,酸话的也有。

不过更多的人,偷偷将目光放在了蒋家新出生的女儿身上。

这丫头刚出生,旱了许久的老天就下起了大雨。

之后,雨水就变得正常了,春耕得以进行。这才几天,老蒋家不过上山捡个菌子,就采到了灵芝。

据见过这灵芝的三秋爹,那灵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