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转(2 / 3)

朱棣才不管,哪怕是身边只有几个人,他也敢直接策马来到护城河面前,大喝道:“本王要进京见父皇最后一面,你竟然胆敢阻拦本王的一片孝心,你是何居心?”

守将一听,顿时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水,这个罪名他可背不起。但同时,他身为守将的确是不能够放燕王进京啊,除非有皇上的旨意。

可是现在大行皇帝刚刚驾崩,新皇还没有正式即位,哪里会有旨意?

相比起守将的心生惶恐,朱棣倒是一副急于前往京城吊唁的架势。甚至他就站在护城河边上一次又一次的叫嚣着让守将放下吊桥、打开城门,两次喊话之间根本就没有间隔多久。

正当局面僵持的时候,城池的另外一面,一队快马入城。

很快守将便得到了消息,听闻京城有旨意传来,他顿时大喜过望,直接将带着旨意的人请到这城门楼子上来。

朱棣看到有宦官出现在城门楼上,顿时惊疑不定起来。不明白为何这个时候会有宦官出现,难道是前来宣读父皇遗诏的?

宦官满脸笑容的看着站在城下的燕王,高声喊道:“皇上有旨,召天下诸王进京吊唁。燕王既然都到了这淮安了,还请速速进京吧!”

守将在确定了旨意的真实之后,立刻就放下吊桥,将城门打开。站在城门口,恭恭敬敬的等候着朱棣入城。

面对重重砸落在自己面前的吊桥,朱棣的神色当中不由得露出一丝茫然。

这和他想到的不一样啊,朱标怎么能够违抗父皇的遗诏,准许他进京吊唁呢?

“大师。”

朱棣轻唤了一声,但是道衍却没有任何反应。

“大师!”朱棣脸色不由变得难看,重重的沉声喊了一声。

这一次,道衍回过神来了。侧头看向朱棣,叹息道:“王爷,太子身边有高人啊!”

朱棣闻言,不由得脸色越加难看,说道:“他是太子,现在又是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身边有高人不过是理所应当的。”

“不,王爷误会贫僧的意思了。”道衍摇摇头,说道:“朝堂之上多是庸碌之辈,根本不足为惧,哪怕是太子身边也是一样。唯一让贫僧忌惮的人,不过只有韩度一人而已。”

朱棣也不得不下意识点头,他对韩度心里还是有些怵的。

“大师以为,太子之所以会召天下诸王进京吊唁,是韩度的主意?”

道衍缓缓点头,叹道:“八九不离十吧。”

忽然,朱棣眼珠子一转,侧头低声问道:“朱标如此违逆父皇的旨意,本王是否可以......”

“万万不可!”道衍好似生怕朱棣说出不理智的话,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连忙出言阻止。

“为何不可?”在朱棣看来朱标明明知道的违逆父皇遗诏,他若是抓住这个漏洞,或许会有大收获。

道衍只好给他解释道:“王爷若是以太子违逆先皇遗诏攻击他,的确是会占到一些便宜。但是王爷想过没有,此举会将天下诸王全部得罪的干干净净。试问,天下诸王有哪一国不想进京吊唁的?太子此举,可谓了迎合了天下诸王。哪怕的确是有违大行皇帝遗诏,但是贫僧相信,在太子下诏的时候,就已经准好了托词了。王爷即便是想要以此说明太子违背大行皇帝遗诏,也没有什么说服力。”

道衍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不管是禁止诸王进京吊唁,还是允许诸王进京吊唁,这都是皇家的事情,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只要太子和天下诸王不说什么,即便是违背了大行皇帝遗诏,大家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过去。朱棣若是将这层窗户纸捅破,那才是将其他人都给得罪的死死的。

朱棣闻言不由得叹息一声,只好将这个想法抛弃。同时,他也是有些六神无主,不由问道:“那本王现在该怎么办?”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