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行会(2 / 4)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4010 字 6个月前

更加促进了文风的盛行。

哲布一路走来,逢见乡镇,几乎都能看到私塾的身影,朗朗的读书声让他有些恍惚。

仿佛这里依旧是内地。

而辽阔的草原,只要把他带回了现实。

“少爷,这些汉人们就喜欢读书!”随从不屑道:“到时候只能任人欺负。”

“骑马射箭才是真正的汉子。”

哲布则摇摇头,苦笑道:“错了,察哈尔如今也是太平了,读书比骑马有用!”

见后者不解,他对于这个从小的伴当倒是有热心:“那达慕大会三年一次,一次才三百人,但没有举人,秀才,考不上还是老样子。”

“而读书则不同,童生就变了,秀才是大变,比那达慕大会的机会多太多。”

“回去让儿子读书吧!”

去了一趟京城,他再也没有以往那样井底观天了,见识到了这个大明朝廷的运行,以及那庞大的权力结构,他深刻的意识到科举的重要性。

那达慕大会?不过是丢给他们这群蒙人的骨头,给予希望,不让造反罢了。

就算是如今声势渐起的武举,也不过是陪衬。

虽然家产距离承德还有八十余里,但他却先去了承德,找到了县衙。

作为贵族,他的继承权并非是家族同意就行了,而是需要朝廷的盖章见证。

嫡长子继承制,贯穿了察哈尔十几年,已经渐渐的成为了习俗,受到大家一致认可。

他的家就在承德,城内的舒适带走了贵族们的心,但家产却在草原上等待继承。

这也是随着铁羊千施行多年后的特色。

抵达草原时,数十名家仆跪地行礼,然后在管家和官府,以及附近平民的见证下,他继承了这里的土地和牛羊。

“老爷,我们家的草地有十二万亩,养着三千头羊和一百头牛,以及五十匹马。”

管家骄傲给哲布介绍着:“二十八名家仆在放牧,崽子们长得很快,没有被狼叼走一只。”

“卖羊毛,牛羊一年能赚多少?”

哲布嗅着羊粪牛粪味,忍不住蹙眉,直接问道。

“羊一块钱一只,秋天得卖上三百来只老弱,牛是五块钱,一年卖十来头,马是十块钱,卖五六头,羊毛倒是十文一斤,一年能卖上两万来斤呢……”

“过冬有青贮倒是死不了几头”

管家细细且繁琐地说着,最后说出来一个数字:

“大概五百来块!”

“去掉那些放牧的月钱,老爷您能收四百块!”

“四百!”哲布凝神,吸了一口凉气。

十二万亩草地,这要是换成耕地,起码得翻一百倍,一年赚三四万块应该很容易。

“紫云英知道吗?”

“老爷,我不知道!”

“我告诉你,这是一种上好的牧草,还能肥地,咱们家种得多,养得牛羊就多,吃不了的还能卖给别家赚钱!”

哲布吐露着从北京带来的新消息,然后给大家伙看了紫云英。

幸好这是一种草籽,随便一撒就能种,就是翻地除草比较麻烦些而已。

这就是改变家里收入的重要一步!

哲布咬着牙,给自己加油打气。

除此以外,他还准备收购一些白猪,紫云英和苜宿草也可以喂养。

还有那黑白牛,产奶那么多,得制成多少奶酒和奶皮子?

这要是真弄好,家里指定翻几倍。

“到时候我在京城,也能多买几间屋了!”

他开怀得畅想着。

……

而在北京,随着皇帝的点头,顺天府尹杨廷鉴则开始了对京城的改造,准确来说是对京城人口的疏通。

即,将东城向外扩张,从而容纳更多的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