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生意(2 / 4)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353 字 7个月前

和硕特部占据高原后,实行了一系列的蒙化政策,但却又被高原融合,两者距离太近了。

例如,实行蒙文,普及蒙语等,但却收效甚微。

甚至萨满教也被融合到佛教中,精华部分则被满清继承,一直逃到了中亚。

原本建在日喀则的王廷,最后也迁徙到了拉萨。

此时在布达拉宫,在位二十余年的达延鄂齐尔汗,则召开了会议。

他端坐在榻上,表情严肃,但鬓角的白发出卖了他的身体。

同样,坐在一旁五世达籁喇嘛,则穿着僧袍,念着佛珠。

而在一角的,并不是年幼的五世班蝉,而是达籁喇嘛的第巴(管家)罗桑图道。

随着固始汗的去世,达籁喇嘛就逐步侵吞了汗王的权力,成为就二元制结构。

简单来说,黄教由达籁领导,汗国由达延汗领导,但汗国的精华地带是黄教控制,包括日喀则,拉萨地区。

汗王与达籁达成了平衡。

自然而然,作为总管的罗桑图道,就相当于宰相,替喇嘛处理民政,毕竟人家日常念经。

“对于拉达克的征伐,应该暂停!”

作为达延汗的宰相,帖木耳沉声道:“如今康国不稳,正是咱们大举征伐,收复故土的时候。”

“不行!”罗桑图道忙代替喇嘛发言:“噶举派贼心不死,盘踞在拉达克多时,咱们正应该一鼓作气将其消灭。”

“不能让噶举派再霍乱百姓了。”

此时在高原上,虽然黄教占据主导,但在边角,却仍旧有许多残余势力。

如,不丹是噶举派,以及噶举派传统的拉达克,锡金是宁玛派当政,可以说,黄教对于那些余孽一直耿耿于怀。

谁知道哪一天卷土重来?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小国一直没能融入,只能成为附属国。

帖木耳则沉声道:“汗廷最要紧的就是康国,第巴莫非忘了李自成肆虐藏北京吗?就连寺庙也会被掳掠。”

“藏东的那些贵族、寺庙,如今可过得不安生。”

康国与卫藏的交战中,康国直接向西数百里,直达拉里地区,距离拉萨不足千里。

可以说,这场惨败直接促成了黄教的侵权,对于汗廷的威望是重要打击。

但黄教却对康国并无多少憎恨,或者说它热衷于对付那些噶举派小国。

达籁大喇嘛并未言语,而达延汗则出声道:

“用兵拉里是一定的,汗廷准备多年,绝不能前功尽弃。”

年迈的他虽然声音沙哑,但却掷地有声。

达籁喇嘛良久才附和道:“正是如此。”

这下,达成了共识。

此时的康国,顺京,已然是热闹起来。

以李莱亨为代表的勋贵武将派和代表康王利益的文官派,争夺话语权。

勋贵武将们觉得,停战多年,该是时候向西进发,打下拉萨,彻底的将卫藏国吞并。

康国人少地窄,根本就满足不了勋贵的利益,人人都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积累财富。

同时,只要战争获得胜利,那么武将们就会在朝廷之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彻底压倒,甚至架空王权,也是可能的。

而被康王支持的文官们,则不乐意发起战争,要求武将不得擅起边衅。

还特地拿出大明朝廷来威胁,不得违背其命令。

这样一来反倒是更加让武将火起。

对于大明朝廷,他们虽然畏惧,但却并不尊重和听从,愈发的桀骜起来

两方一个想引火,一个想灭火,可以说是针锋相对。

作为汉商,张信兜售完云南的茶饼后,对于顺京紧张的局势,颇为震惊和无奈。

着急忙慌,他甚至连价都没讲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