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利用(2 / 4)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01 字 10个月前

之数仍旧不够,这蒸汽机能在地上行走,若是代之耕牛,岂不得利国利民?”

“民间寡陋之人俗谓之奇淫异巧,但却是有蒸汽牛,谁敢再小看你们?”

“给蒸汽机加上轮子?”

匠人们纷纷议论起来,在等奇思妙想,着实太出乎意料了。

他们并非技术不行,但思维却被禁锢了,如今一想,如果有蒸汽铁牛,这不亚于历史上诸葛孔明发明的木流牛马。

青史留名啊!

这铁牛不吃饲料,只吃柴火,而且还不容易生病,干个几十年没问题。

除了不会下崽,实在是优点多多。

鼓舞士气后,皇帝兴致不减,又召见了内务府大臣王鹤。

“煤矿之地,困难有那些?”

脱掉了常服,朱谊汐又换上了宽松的短衣,毫无君主风范。

王鹤一愣,但内务府京营众多,煤矿自然是有的,他认真道:“禀陛下,煤矿之利颇多,但困境有三,一者是塌方,二者是爆炸,三者是积水……”

塌方容易理解,爆炸则是因为粉尘爆炸。

至于积水,地表岩层以及地下水的泄露,根本就防不胜防。

而一旦积水太多,煤矿基本上无法开采了,只能等待大自然来清理。

前两者可防,而积水则不可防治。

“我有一物可治积水。”

皇帝嘴角噙着笑:“军械司最近研究个蒸汽机,只要不停的烧煤炭,就能将水从地下抽到地面,而且不用歇息,昼夜不停。”

王鹤面露欣喜:“若是有这等好物件,煤矿还能多开采多日,得利甚多。”

“且用于农事,也是极好。”

“不错,内务府组建个蒸汽机坊,专司生产蒸汽机,民间的农事和矿积水,也能尽数对付。”

朱谊汐随口吩咐着,后者自然忙不迭的答应。

王鹤离开宫廷,回到了内务府衙门。

内务府自创立后,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行成独有的体系。

其分为两部分,官僚和皇商。

前者是决策和领导者,后者则是执行者和触手。

内务府将由内务府大臣(正四品)统领,协办大臣(从四品)三人协管,都是由皇帝亲自任命。

这里的官阶,只是待遇,而不是什么正式的官位。

亦或者说,内务府的官属于内廷,不能去外廷(朝廷)迁调,与锦衣卫一样,保持着独立性。

内务府下方,设立四部,由各部主事分别负责。

田部,管理一切皇庄、土地。

矿部,掌管皇帝旗下的矿场、山林。

商部,负责商铺、商队的运营,以及一切赚钱的买卖。

钱部,对于所有的金钱储存,运输工作,以及账目的核实。

至于海关,虽然内务府一直想要合并,但其却有独立的海关事务衙门管理,更加超然。

这些四部官僚,要么是皇商出身,要么是皇帝指派。

及至绍武二十年,内务府的规模不断扩大,雇员超过五百人,而拥有决策权的官吏们,却不过三十来人。

他们一年的支用,约莫五十来万,而赚取的利润,却超过了千万,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块的水平。

如,内务府把持着台湾府,海南府的制糖业,东北的人参,皮毛,以及蒙古的部分牛羊。

天下的矿产,三成以上由其掌控。

不过,内务府从不下场经商,而是将一定年限的经营权授予了皇商,让其代替内务务经营,从而用最小的力气获得最大的利润。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比如不用跟地方士绅冲突,避免了万历年间那种引火入宫的情况。

而且还旱涝保收,不用担忧经营好坏,反正每年的授权费照收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