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淮河入江(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325 字 11个月前

也因此,海关总署衙门的雇员,也超过了千人,在整个大明,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甚至,为了更好的收税,八大海关几乎都会配一队人马驻守,预防有人抢劫。

这时候,山东提出来新设海关,对于朱谊汐来说,直接是挠到了痒痒处。

虽然山东物产丰富,出口不多,但蚊子腿也是肉啊,临近朝鲜、日本,光是凭借着天津港犹嫌不足,山东登州正合适。

这般想着,皇帝的手指不由得划过了山东地区,随即又指向了辽东。

某种意义来说,辽东开港的好处,也是挺大的。

辽东地广人稀,盛产粮食和物产,无论是朝鲜还是日本,对粮食的需求倒是挺大的。

尤其是朝廷粮食富裕的情况下,尽量出口有益于农业发展。

毕竟,由于东北的气候原因,无法种植像棉花一类的经济作物,水稻、玉米只能是最佳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适量的出口会刺激辽东的农业开发,利大于弊。

同时,利用粮食出口,也能影响到朝鲜和日本的经济,达成一些目的。

「金州府(大连)倒是可以为海关。」

心中定下来主意。

皇帝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的要求也不多,这两处海关,一年能给他带来两百万块就够了。

十大海关,广州、福州、宁波、杭州、松江、天津,南京,漳州,以及登州、金州。

大明的万里海疆,几乎都纳入其中。

当然,如果把台湾府、吕宋府也算进去的话,那就是十二处了。

此时,江苏,扬州府,邵伯湖口。

数以千计的民夫,在秋风渐起的时候,挥汗如雨地挖掘着土地。

大量的沙土石块,堆积如山。

一条运河,连接了高邮湖,自北向南流向的长江,长达三百余里。

用到了人工,累计百万。

原本一年的时间,结果因为天气、民夫不足等因素,足足耗费了两年多,可谓是劳心劳力。

至于耗费钱粮,则达到了一百万之巨。

当然,最主要的则是因为于成龙心疼淮海地区的百姓贫穷,不敢大规模地征召徭役。

同时,他又怕破坏地方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借助金钱之遍,大规模地孤勇百姓挖河。

所在,在这条长达数百里的人工运河即将竣工时,整个苏北地区百姓,竟然丝毫没有被打乱生活。

反而因为朝廷有限度的雇佣下,许多家庭宽松了许多,改善了生活。

来自于江苏、安徽两省的巡抚,布政使等,在工部侍郎的带领下,见证这个运河成功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