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女驸马(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307 字 11个月前

间的舆论会平息一些,但没想到更加的涌动了。

因为一切都是正规透明的。

所有人不怕钱多,就怕暗箱操作。

短短一个月间,北京城中的报纸登记,就超过了三十份。

很显然,北京城百万人口,各色人等,即使识字的人不多,但市场足够辽阔,足以让报纸吃个溜圆。

「卖报卖报喽,文才报,最新鲜的三国,能看个饱咯——」

「神仙鬼怪,哪吒闹海,封神演义就在雅贤集——」

「宛平县出个母猪,一连下了九个猪崽,独家秘方就在闲话斋……」

「哟嚯,倒是热闹。」

齐王临窗而坐,看着街面上的风景,耳旁传来了大量的吆喝声。

各色的孩童,怀中揣着报纸,喊着不一样的口号,在街头巷尾大肆吆喝。

来往的行人有的驻足买来,有的不住地抓耳挠腮问着。

朱存桦见之,一时间感怀备至。

在年初,皇帝就定下了他的婚事,腊月就得成婚。

想起了日后家中有人管束,他就感觉不自在。

但同时,结婚之后就能去就藩,独掌一国,大权在握,这又让他心痒难耐。

「爷,最近这几日,报纸这玩意儿就多了,让人看不了都。」

小二送上了点心,轻声道:「在以往,只有一个公报看着,翻来覆去都是朝廷那点事,半月一份,早就没了滋味。」

「如今倒是好,各种各样的报纸都有,怎么鬼神,三国,若是识字的都能自己看,一份报纸才十来文,这要是去书店了,那没几贯钱下不来。」

小二述说着喜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来自南方的粮食,通过海运,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北京城,导致京城粮价长期保持稳定。

换句话来说,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多了,市井文化兴起,许多人物质基础满足了,精神就开始空虚了。

而如今报纸的涌现,则迅速了填补了空白,使得他们为之欢愉。

而在之前,像是戏剧一类的,也是在京城兴起。

像是搭建戏台的茶馆酒楼,在北京城不下百座,可谓是热闹非常。

「这报纸搞钱吗?」

齐王品着茶,轻笑地问道。

「瞧你说的,要是不搞钱,哪有那么多人去弄?」

小二觉得,这个公子怕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您别看这市面上报纸很多,但买的人更多,大大小小的酒楼茶肆,必然有茶博士来读解,听的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