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满清的未来(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73 字 2022-07-30

的产物。

没有足够的兵力,偌大的南方就失去了控制,随后被迫南征,一步步地被拖垮。

漫无目的的行军,就是失败的根由。

他也开始向兄长皇太极一样,重视文人的意见。

范文臣吃惊于多尔衮的谦虚,而洪承畴则喜不自胜,忍让埋没多年,终于能大展身手了。

“摄政王,辽东虽然苦寒,但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太祖、太宗因此奠定基业,所以经营辽东,自然是固本培元之法。”

范文臣看着略显急切的洪承畴,笑了笑,示意他先说。

洪承畴感激地看了其一眼,然后开口沉着冷静地分析道:

“我军之优势,在于骑射、火炮,而伪明却亦步亦趋地追赶,甚至赶超之,这也是我军兵败淮安之因。”

“没错!”多尔衮脸色难看,变成了黑紫色,叹道:“孔有德等人,就是因为带来了工匠和火炮,才被封了郡王,汉人多人才,只是崇祯不会用,如今碰到个会用的,对我大清极为不利。”

听这话,洪承畴心中一顿,崇祯对他可是信赖有加。

“如今汤若望和尚在制火炮,火充,对于棱堡我大清也了解了几分,其之优势,也渐渐持平。”

“而辽东广阔,漠南草原蒙古顺从,骑兵纵横,这是我方的优势,也是伪明劣势。”

可是,南方养马地不少,用不了几年就能追上……

洪承畴心中补充道,但他却不能说出来,为这会打击摄政王的信心。

果然,多尔衮脸色舒缓了一些,身体也慢慢放松:“那将来我们该怎么做?”

肉戏来了!

洪承畴看了范文臣一眼,后者笑着点点头,他才朗声道:“老臣以为,我大清若是想要入关,须作三点。”

“哪三点?”

多尔衮适时地配合道。

“其一,固本培元,经营奉天、锦州二府,增强粮草、铁器、铠甲等支用。”

“二来,恩威并举,对于蒙古诸部、辽北的生女真进行编户,管制,从而提升户口。”

“三来,控制朝鲜,用其人力、物力,壮大己身。”

“朝鲜吗?那里地形崎区,土地贫瘠而人少,只要年年供奉就罢了,为何要控制?”

范文臣充当捧跟,适时地问道。

多尔衮以来的兴趣。

“启禀摄政王,朝鲜虽小,但却有千万众,地方三千里,以往朝廷兵向蒙古,前明,自然对朝鲜没有兴致。”

洪承畴呼吸跳动,背后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但整个人却极为兴奋:

“但如今,朝鲜心向伪明,资助其占据皮岛,宋太祖曾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朝鲜实乃我大清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