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回文诗(1 / 2)

回文诗,也被称作是‘爱情诗’‘回环诗’。

它是我国文华独有的文体,就是利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手法。

也被称作为回文体。

我国写诗,自古以来都有一个说法那就是诗有八对。

一曰正名,二曰隔句,三曰双声,四曰迭韵,五曰连绵,六曰异类,七曰回文,八曰双拟。

这就是大体的写诗文体。

而回文体就在第七!

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我国语言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

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到后来也发明了回文诗和回文曲。

只是对用词十分的考究,极其考验作词人的文学功底,所以慢慢的衰退了下去。

而最著名的就是《璇玑图》了。

这样说吧,全文八百四十个字,除了最中间的‘心’字是后人所加之外,其余的皆是原创。

而这首诗词。

横着、斜着、交互着读,或者说正读、反读,再说一步退一字、迭一字读都可以当做一首诗!

而且做出的诗句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不等。

只不过后人无法超越所以慢慢的衰退到所知甚少。

就连魔都文协的这位,也是在古籍上粗略的看到了一些。

“回文诗?是什么意思?”其他的人纷纷不知道。

皱着眉头问道。

但是魔都文协的先生却是陷入了粉末一样的状态。

仔细的揣摩着段玉成的诗意,而后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笑道“这首诗应该是满分!”

“什么?”

“就这就是一百分?”

“不会有黑幕吧?”

“后面的人还没作诗呢!”

就连同为评委的其他老师也是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但是魔都文协的先生,轻笑一声看着段玉成道“先生大才!”

而后面相大众开始讲解。

“段玉成所作之诗,乃是早已失传的回文诗!”

“诸位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做回文诗!”

“容我先卖个关子~方才段玉成的时机是不是通篇写着夫忆妻?”

“如果我们反着将诗句读一遍,再来听一听是何意思~”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一字一句的将方才段玉成所做的诗句反着读出来。

这种反着读可不是卖弄字面意思,将诗句反过来。

而是将所有的字体全部反着读。

众人一听,这首诗竟然比方才的那首诗根据意味。

而且这首诗反着读一下子便将夫忆妻的场景无缝切换到了妻忆夫。

甚至场景用词比方才的还要好上一番。

‘难下笔’‘怕空壶’‘无音讯’‘阻路途’对仗依旧工整。

实在是罕见至极!

听完了魔都文协先生的讲解,众人恍然若梦。

纷纷奋笔疾书将方才的诗句写了下来,仔细的揣摩。

台下的学生们也是第一次听到还有回文体这种诗词,当即一愣。

也是窃窃私语,互相讨论。

“卧槽?还真的是这样!每一个字都用的十分恰当。”

“不可思议原来诗词还能这样写。”

“太棒了啊!段玉成真的还有才啊!”

“天啊,怪不得名字叫做《夫妻互忆》呢,原来是真的有东西,我刚才草率了。”

推荐一个p,媲美旧版追书